为什么高中要开设选修课、校本课程?
1、高中阶段开设选修课、校本课程对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域,使他们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某一领域的理解,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2、所以,现实意义上的“任意选修”指的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真实需求而开设的、可供全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修的课程。
3、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4、一是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二是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也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
【论文摘要】 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学校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但由于各种各样的障碍致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积极主动、课程开发盲目、单课程管理杂乱、课程效果不理想等等。
新教材选修模块的设置,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创建,为教材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这就给生物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地处理,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为那些有兴趣、有精力、希望深入学习生物学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特长,展示才华。
生物校本教材资源在配合生物新课程教材下能与农村中学学生成长的需要相一致,能与农村中学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开发符合农村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的校本课程,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指向人的发展,指向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指向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
高中校本课是什么意思
高中校本课是指学校按照高中考纲,依据本校学生特点,结合当地特色设计的一种实践类课程。高中课本外延型极强,为了更好体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有能力的学校会根据本地文化,科技,历史等特色,设计适合学生探索的时间课程。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高中选修课分为两类:顺序选修、任意选修。所以,在本义上,任意选修的“任意”指的是“可以在任何时间选修”。
高中校本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自主研发、设计和编写的课程,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学校特色。一般而言,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课程、选修课程、扩展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高中校本课程不仅有利于加强学校教育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更能够针对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以下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详细理解:目的与动机:教育目的: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或解决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由校内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这一活动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重特点。
校本课程的关联性,是指课程计划中的校本课程与同一课程计划中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校本课程只是新课程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虽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但决不能取代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特有的重要功能,因而它必然要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统一教育标准。但它难以适应地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到众多学习者的背景及特点。